百盛煤业守牢职工头顶“一片天”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1 08:47:52     文章来源:     作者:兰花

     本网讯 今年以来,百盛煤业坚持“科技引领、源头防控、过程严管”的工作思路,通过“科学设计、精益施工、智能监测”三大举措,构建起全链条顶板安全管理体系,守牢职工头顶“一片天”,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科学设计+源头把控,下好风险防控“先手棋”。坚持“一面一设计”理念,联合高校科研团队、专业设计部门开展岩层地质力学评估,根据巷道断面、围岩特性等参数定制差异化支护方案,编制安全措施,加强支护防控。同时在材料“准入关”发力,对锚杆抗拉强度、锚固剂凝结时间等关键指标实施全批次检测,严格淘汰不合格支护材料,从源头拧紧安全“阀门”。

     智能监测+精益施工,打造质量管控“闭环链”。引入KJ515矿用顶板动态压力监测系统,在重点区域布设传感器,实时采集顶板离层、巷道变形等数据,并实现自动预警风险;同步建立专业的数据分析预警机制,定期采集监测数据,技术团队每日分析数据趋势,动态调整支护参数,精准预测潜在的高风险区域,有效规避顶板隐患;施工环节则推行“五步管控法”:巷道成型用激光指向仪校准保持在0~100mm;锚杆安装执行“三径匹配”标准;预紧力采用扭矩扳手校核;质检员对每根锚杆进行“身份证”式建档;跟班队长、安检员实施“双确认”验收,通过“智能监测+科学分析+精益施工”三步闭环,确保支护质量全程可追溯,可管控。

     动态巡查+刚性考核,织密责任落实“防护网”。建立“班组自查+专业排查+领导督查”三级巡查机制,重点检查空顶作业、支护失效等高风险行为,隐患整改实行“编号销号”管理。创新“顶板安全积分制”,将监测数据异常率、支护合格率等指标纳入连队绩效考核,结合每月“红旗班组”评选,激发全员参与主动性,形成“标准-执行-检查-改进”的良性循环,确保顶板管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环节,织密责任落实“防护网”。       (王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