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宇哲
清洁能源公司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在家是过日子的好手,在岗位上更是精打细算的好把式。在他们眼里没有无用的设备,在他们的心里有的是用不完的金点子,节能降耗是他们永远的进行时。
爱动脑筋的王云飞
净化车间主任王云飞是个细心的人,经常下现场巡查,而脱硫岗位是他最操心的。这几日,他发现熔硫釜加热蒸汽后的冷凝液整日整夜的汩汩往外涌,大量的脱盐水被排入地沟,这让王主任心里着实不是滋味。为了彻底杜绝浪费,他带头实施了项小技改,将冷凝管嫁接至脱硫系统制备溶液的制备槽中。这样一来。从熔硫釜出来的蒸汽冷凝液摇身一变由“无用的废品”变成了“优质的溶剂”。仅这一项预计每年可省水5400m3。另外,该车间还利用冬季气温低的优势,退出部分脱硫液富液进行冷却结晶处理。通过此法碱耗比前期下降50%左右。
会过日子的秦栓柱
都说供水车间检修主任秦栓柱最会过日子,那是一点也不假。常年从事设备维修的他,对化工设备有了高度的问题敏感性。就拿脱盐水混床来说,这台设备因为补水器经常漏树脂,当时可愁坏了车间所有的人。先是用电焊焊接,出力不小,费用也不低,可还是无济于事。后来有人提到直接更换补水器,一台补水器造价好几千,秦主任犹豫了。他凭着自己那股不服输的劲,好几天不断琢磨尝试,终于有了思路。他觉得树脂是流体会随着水压上下浮动,漏点是承压部分用密封圈上胶粘连效果会更好。果不其然,自那以后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补水器从未漏过树脂。拒不完全统计节约成本至少1万余元。
热衷“复活术”的姬晋晋
机修车间电焊工姬晋晋总是能让废旧设备起死回生。2015年1月5日,已是中午下班时分,他开着叉车从厂里运来一台锈迹斑斑的压缩机水冷器。这台水冷器因为冲刷腐蚀有多处漏点,因为30%的面积已经进行过堵漏,如果再焊接会严重影响冷却效果和打气量。当时大家都认为这台设备肯定报废了。没想到,他摇摇头,幽默的说:“NO、NO、NO。”我们疑惑道:“难道你有起死回生之术?”他说:“这管板还能用,用锤子一锤一锤把旧管敲出,找好尺寸和方位将新管镶进去,然后把管和管板焊接到一起,和新买的没什么两样,可成本却低的多。大约一台能省3-4万元。”对于他和他的战友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他们先后自行设计、改造完成了造气炉涡轮等设备,每年可节约成本十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