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运输“生命线” 护航安全“每一步”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30 09:35:44     文章来源:     作者:兰花

      井下轨道是矿井辅助运输的“生命线”,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生产效率与人员安全。为进一步提升井下运输安全管理水平,伯方煤矿运输三队聚焦轨道运输系统核心要素,精准打出“轨道+人员+车辆”综合治理组合拳,有效降低了车辆掉道风险,为矿井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坚实防线。

      强基固本

      打造“高标准”硬质轨道

      运输三队首先从轨道线路这一基础硬件入手,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及矿辅助运输理念,对井下普轨、齿轨、天轨进行全面排查与标准化整治,确立了“不能有1米不合格轨道”的硬性目标。

      实行“日巡、周检、月评”制度,对普轨、齿轨的道岔、接头、轨枕等进行重点维护,及时更换老化部件,清理杂物,确保轨距、水平、道床稳固性全面达标。在弯道等关键路段增设醒目的限速标志与语音提示装置,主动预警,引导司机提前减速,从源头上减少因离心力导致的掉道风险。针对作为单轨吊“空中通道”的天轨,技术人员精准测量直线度、悬挂高度,更换磨损连接件,加固松动拉链。经整治,单轨吊运行平稳性显著提升,晃动与脱轨风险大幅降低。

提素增能

      锻造“专业化”运输队伍

      再好的设备也需要人来操作。运输三队将提升人员安全素养与操作技能作为另一大抓手。

      该队坚持严训严考持证上岗,对机车司机、信号工等关键岗位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与实操考核,确保其熟练掌握规程、熟悉线路、懂得应急。同时把案例警示教育常态化,将《黑色三分钟 生死一瞬间》等典型事故案例融入日常培训,深刻剖析教训,强化“慢起步、稳运行、缓制动”的安全操作理念,实现安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在标准作业规范中,全面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限速、信号、连接等各环节操作标准,让“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

      精益求精

      强化“全周期”车辆管理

      车辆自身状态是运输安全的第三重保障。运输三队致力于实现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转变。

      实行“一车一档”精细管理:为每辆矿车、单轨吊等建立详细的维修保养档案,实现车辆健康状况的可追溯管理。安排车辆“定期体检”消除隐患:严格执行“列检”制度,在出入井口、井底车场等关键节点设置检查站,对车辆连接装置、轮对、车体等进行全面“体检”,坚决杜绝“带病”车辆运行。淘汰更新提升本质安全:对车轮磨损超限、车架变形的老旧车辆及时进行淘汰更新,从设备源头上提升运输系统的本质安全水平。

      除了扎实的技术与人力投入,该矿还注重发挥制度的长效保障作用。通过建立轨道运输安全责任清单,明确了各岗位职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确保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一追到底。

      此次综合治理,不仅显著提高了井下轨道运输安全水平,更锻造了一支专业可靠的运输队伍,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下一步,该矿将继续深化轨道运输系统的精益管理,持续筑牢这条井下的安全“生命线”,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更安全的运输保障。(袁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