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也需“以新带老”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09 10:07:59     文章来源:     作者:

    “师带徒”,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带领“徒弟”上岗作业,老师是“主角”,徒弟是“配角”,一般都是由老职工充当“老师”这一角色。当然,这种做法对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老职工毕竟熟稔安全生产,经验丰富,而新职工初来乍到必须经过熟悉岗位、掌握操作要领等一系列过程才能胜任工作,独当一面。

    但笔者在基层也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老职工,特别是四十五岁以上的老职工,虽然不缺工作经验,但在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上不够主动,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究其原因,他们自身的知识所限,决定了他们的认识态度。这就使得他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显得越来越“格格不入”。因此,笔者认为,在师带徒活动中,不妨尝试一下“以新带老”。

    首先,这是矿井机械化发展的要求。如今,煤矿井下装备都已实现了机械化,有的甚至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这个时候,年轻职工就能发挥“拥有知识”的优越性,凭借接受新鲜事物快、记忆力强的优势,很快就能学会这些先进设备的操作方法,并让其发挥威力。而在这方面,老职工明显处于“先天不足”的劣势。

    其次,这是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现在,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都运用了信息化技术。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将会应用到井下的各个岗位。因此,职工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而这也正是年轻职工的强项。

    再次,很多单位现在都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安全知识。而一些老职工对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操作却不熟悉,即使训练,也很难练成像年轻人一样运指如飞,操作起来出神入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师带徒活动中,如果尝试一下“以新带老”,职工的安全素质就能得到整体提升。因为,如果一些新的安全理念不能被老职工所理解和接受,整体的工作进度就会受到影响。而这时,如果新职工站出来帮老职工一把,就能让双方共同成长、共同提高,使安全教育事半功倍。(马 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