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不适,终于从密不透风的工作日程中挤出一日空隙前去看病。偌大的门诊大厅人头攒动,服务窗口人来人往,人们行色匆匆,手中紧攥着交费单、化验单、检查结果……一张张脸上都印着相似的凝重与焦灼,这里仿佛只容得下愁苦与隐忧,任何一点轻松与快乐似乎都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我已记不清多久未踏足医院,日常至多不过是去体检中心一趟。等电梯的间隙,目光无意被牵引——两位家属推着病床上的家人停在电梯口,厚厚的被子下,病人一张枯黄瘦削的脸显露出来,刹那间将我吸回现实,又猛地将我抛入相似未来的想象漩涡:担忧着年迈的父母或是我们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因重病躺在那张床上,疼痛着身体,拖累着亲人?没有一个地方,能有医院这般真实。
排队看医生时,我尽可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描述症状,既为自己节省时间,也为门外候诊的人们着想,即便如此,一项看似简单的检查也已排到了下午。拿到结果后,医生又要求次日再查,以便进一步诊治,甚至还需住院一日观察。我忍不住试探:“能不能周六再来?”医生下意识抬眼:“你在什么单位工作?”随后轻责道:“身体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归途的脚步已灌满了心事重重,原以为挂号问诊,最多不过取两盒药便能解决的小事,此刻竟变得盘根错节。无奈之下,只得再请两日假,去接受后续检查,检查之后,日子依旧按部就班,每天在上下班的轨道上运行。然而等待病理结果的几天,却是在忐忑不安中煎熬度日,我时而在心底自我安慰“定会无恙”,时而又忍不住勾勒最坏的结果。医院迟迟没有消息传来,我竟生出几分怯懦不敢主动询问。终于,在复杂情绪翻搅得最剧烈的一刻,寻到一处无人的角落,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医生的电话,当那句“没大碍……”从听筒传来,医生说稍后加微信发我报告时,我的眼眶早已被泪水蓄满。
原来面对身体或命运的突然转弯,我竟是这般脆弱不堪。倘若结果真有差池,难以想象,我那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将被怎样彻底颠覆,同时感谢上苍,这次只是让我受了一点小伤,而未施以重创。原来健康并非理所当然,它更像一种需要时时轻捧的馈赠,那些曾被我忽略的平常细节,此刻竟如此珍贵。原来生命里真正的安稳并非来自紧追不歇的脚步,而恰是源于我们能安然呼吸、能轻抚一缕风、能坦然凝望一朵花的片刻驻足。
这场虚惊终究沉淀为心头一枚警醒的钟,这以后的日子,我仿佛被悄然置换了一颗心。面对婆婆那或许不算可口的饭菜,不再皱眉挑剔,舌尖尝出了家常烟火里的暖意;面对女儿无理要求时的委屈哭闹,不再烦躁呵斥,尽量情绪稳定多一份包容与耐心;面对工作里日复一日的琐碎繁忙,不再焦灼抱怨,眉宇间添了些许平和的接纳。原来,正是这些曾被忽略,甚至略带烦扰的日常琐碎,如细密坚韧的丝线,无声地编织着我们最真实也最珍贵的平凡生活。
与其在追逐中惶惶然磨损身心,不如让日子沉缓下来,放慢脚步,珍视当下,善待家人,守护健康,在看似寻常的点滴光阴里,安放好一颗懂得感恩与珍惜的心。 (栗俊平 作者单位:唐安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