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块补丁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25 09:13:33     文章来源:     作者:兰花

      在矿上,为了寻些拍视频的素材,我走进了职工洗衣房。刚一踏入,便被一段对话勾住了脚步。

      “我这条裤子再帮我补补。”一位矿工大哥恳切地说道。

      “你这真不能再补了,补丁摞补丁的,咋补啊?”缝补师傅皱着眉头回应。

      “再补补还能穿呀。”大哥语气里满是坚持。

      “师傅,老师傅,我给你换个新的吧,行不?”师傅试图劝说。

      “不用换,我就想补补还能穿。”大哥的回答斩钉截铁。

      我循声望去,只见一条活像“补丁拼图”的工装裤映入眼帘。我忍不住开口:“老张,你这裤子都快成‘古董’了,单位又不是不发新的,咋还穿着呀?”老张轻轻拍了拍裤子,认真地说:“咱这工装都是单位发的,可那也是公家的钱买的呀。能省一点是一点,企业效益好了,咱大家不都跟着沾光嘛。”

      洗衣房里,缝补师傅正坐在缝纫机前忙碌着。看到老张进来,笑着招呼:“老张,又来给你这‘宝贝’裤子做‘手术’啦?”老张把裤子递过去,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师傅,还得麻烦您,这裤子再补补,还能撑一阵。”老师傅慢慢把裤子举起来,对着从窗户透进来的阳光仔细端详,不禁咋舌:“好家伙,你这裤子都快成‘补丁博物馆’咯。裤腿被井下那尖锐的岩石剐出这么长一道口子,像被野兽撕了似的;裤裆被铁丝网磨得透亮,薄得跟纸一样;膝盖处补丁摞得比鞋底还厚,这得经历多少‘战斗’啊。”

      “咱矿工下井干活,衣服最费了。但这裤子只要还能遮体,就舍不得扔,更得为企业省着点。”老张轻轻抚摸着裤子上的补丁,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他们心里明白,衣服旧了没关系,可劳动的尊严不能丢;补丁多了也不怕,为企业节约的传统不能忘。这“破中见整”的智慧,把节约从简单的行为变成了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信仰。不是买不起新衣服,是觉得没必要浪费单位那辛苦挣来的钱;不是穿不起体面衣裳,是更懂得珍惜企业给予的关怀。

      这时,洗衣房的王大姐也凑了过来,她戴着老花镜,笑着说:“咱矿工的裤子,那都得穿个三五年,这都是咱矿上的好传统嘞。就像老张说的,企业是咱大家的,咱都得好好爱护。”老师傅一边熟练地穿针引线,一边点头赞同:“没错,这补丁里缝着的可是咱矿工的心意,对企业的一份责任。”

      我仔细端详老师傅在补裤子时,那双手就像灵动的蝴蝶,在补丁间翩翩起舞。他会在补丁边缘多缝几圈线,不是怕浪费线,是怕磨破后“伤口”越来越大;还会根据裤子的磨损情况,选不同材质的布料来补,让补丁和原裤融为一体。这种“以破补破”的智慧,让一条裤子从“消耗品”变成了“耐用品”,也让节约从“被动节俭”变成了“主动创造”。

      “这工装虽然是发的,但也是企业的成本。能省一点,企业就能多一份资金用于发展,咱们的饭碗也就更稳当。”老张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无数矿工的心声。在资源型城市,矿工们比谁都清楚,煤炭是地下的“黑金”,可企业的每一份资源都来之不易。他们或许不懂啥“可持续发展”的大道理,却用最实在的行动践行着对企业、对资源的责任。一条裤子穿五年,就相当于节省了五条裤子的资源;一百条补丁裤,就能省下五百条裤子的布料。这“从指尖节约”的举动,让矿工们成了企业资源保护的“隐形卫士”。他们用补丁缝补的,不只是裤子,更是对企业的忠诚、对未来的期许。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我们在商场里看到“打折促销”就疯狂买买买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些穿着补丁裤下井的矿工大哥们。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告诉我们,节约,是对劳动的尊重,是对企业资源的珍惜,更是对生活的热爱。补丁会旧,但节约的精神永远新鲜;裤子会破,但矿工们的节约劲儿永远都在。(武 磊   侯晓晓 作者单位:玉溪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