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透时,那班从晋城开往阳城的班车便准时启程了。车轮缓缓碾过蜿蜒的公路,沿着太行山的肌理轻轻奏响。这段旅程中,最让我心向往之的,始终是靠近牛王山隧道的那段路——当车轮触及隧道口那道白线时,天光便悄然隐去,只余下车前灯两道温润的光,在斑驳的岩壁上投下流动的影子,仿佛在阅读一部用凿痕写就的史书。
穿过隧道的刹那,总像是完成了一场时空的穿越。记得一个夏日的清晨,进隧道前,晨光正好,将山坡上的灌木镀上一层金边,连风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而出得洞来,天地倏然一变——风变得轻柔婉转,薄雾如轻纱般漫卷,缠绕在松针之间,漂浮于梯田之上,远处的村舍在雾色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长卷。待到秋深时节,这番景致更是让人心醉:漫山层林尽染,红枫似火,银杏如金,松柏犹翠,仿佛天地间的色彩都在这里汇聚、流淌。我常不由自主地将额头贴上微凉的车窗,想要将这醉人的秋色永远镌刻在心底。
凝视着隧道内凹凸的岩壁,我的思绪总会飘向矿区深处。常听工友们说起正在建设的芦河巷道——那是个比这隧道还要艰难的工程。我虽未亲眼见过井下场景,但从老师傅们的只言片语中也能想象一二:不仅要面对能把钻头磨钝的坚硬岩层,更要时刻警惕无形无影的瓦斯风险。想来,此刻正有无数工友在地心深处奋战,他们的工装定是被汗水反复浸透,手掌上又添了新的茧子。这些具体而艰辛的细节,作为一个在地面工作的女工,我或许永远无法真切体会,但那份“啃硬骨头”的精神,却是相通的。
如今,每当班车驶过牛王山隧道,我总会想起那些正在地心深处奋斗的身影。隧道连接着两种风景——这头是人间烟火的温暖,那头是自然诗画的静谧;而正在掘进的芦河巷道,则贯通着两个世界——地上是我们这些女工熟悉的日常,地下是工友们用汗水浇灌的坚守。
车窗外的风景随着季节更迭,雾气聚了又散,树叶绿了又黄,而我渐渐领悟:太行的美,不仅在于它壮丽的山川,更在于那些镌刻在岩石深处、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坚韧。是这份力量,让天堑化作通途,让黑暗孕育光明,也让我这样的普通女工,在日复一日的通勤路上,读懂了太行山最深沉的叙事——那些凿进岩石里的,不只是道路,更是无数普通人沉静而坚韧的故事。(石阿波 作者单位:芦河煤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