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晋城市体验中心的那一刻,我便被一种超越时空的恢宏笼罩。这里并非简单的沙盘与展板的陈列,而是一座被精心构建的关于晋城灵魂的镜像之殿,一处让过往与未来在当下共振的奇妙场域。
大厅的序幕,由一片深邃的蓝与温润的黄徐徐拉开。光影如瀑,倾泻在巨大的太行山浮雕壁上,那嶙峋的肌理,是岁月刻下的铭文。脚下,玻璃地幕之下,是模拟的煤层剖面,乌金流转,静默诉说着这片土地亿万年的沉淀与奉献。这第一印象,便是一场“光与石”的盛大交响——坚硬如太行的脊梁,珍贵如地底的乌金,共同构成了晋城风骨的基石。
移步换景,我仿佛踏入了一条流淌的星河。两侧的电子长卷,并非冰冷的屏幕,而是被赋予了生命的动态《山海经》。女娲补天的五色石仿佛正从画中熔融而出;舜帝耕耘历山的足迹,化作点点星光,在苍茫大地上蜿蜒。耳边,是编钟与古琴的空灵回响,鼻尖,似乎萦绕着古泽州窑火淬炼后的淡淡土腥。这一刻,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枯燥的年号,它成了可听、可看、可感地弥漫在空气中的灵韵。
紧接着,“古建遗珍”的沉浸式剧场,将这场漫游推向高潮。我立于剧场中央,四周的穹幕如莲花般绽放。青莲寺的唐代塑像,玉山院的金代古刹,湘峪古堡的明代防御……它们不再是遥远的、静止的图片,而是在光影的魔法中拔地而起,斗拱层层叠叠,飞檐如翼舒展。我仿佛能触摸到那梁柱上朱红的斑驳,能听到风铃在檐角吟唱了千年的歌谣。这极致的华丽,是对往昔匠心的至高致敬。
穿越古韵的星河,现实的辉煌扑面而来。“钢铁脊梁”展区,用声、光、电的极致演绎,再现了工业心脏的磅礴跳动。巨大的机械臂在暗红色的光影中精准舞动,如同现代版的“干将莫镆”在锻造传奇;数据流如金色的瀑布,在虚拟高炉中奔腾,诠释着“铁与火”的当代诗篇。这刚健之美,是力量与秩序的颂歌。
而一转角,便跌入了“潞绸柔波”的梦境。光影织就的桑树林郁郁葱葱,无数晶莹的蚕茧如繁星般悬浮空中。当参观者伸手触碰,茧便幻化成一丝流光,汇入巨大的织机,织出潞绸“如云似霞”的瑰丽纹样。刚与柔,在此处完美相融,恰如晋城文明的两翼——一翼是锻打现实的钢铁,一翼是编织梦想的丝绸。
旅程的终章,是一场关于未来的邀约。在“山水晋城”的360度环幕影院,我如飞鸟般掠过王莽岭的云海,俯瞰太行山脉的雄奇壮阔;又似鱼儿,潜入沁河水的碧波,看水草摇曳,历历分明。蟒河的猕猴在枝头跳跃,身影矫健。这数字化的山水,其绚丽程度,竟丝毫不逊于实景,甚至更添一份浓缩的、理想化的瑰丽。
出口处,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名为“未来规划”的互动沙盘。无数光点在城市模型上闪烁,勾勒出交通、能源、生态的未来蓝图。我轻触屏幕,为规划的公园添上一片绿意,那光点便愉快地流转起来。这最后的体验,让所有辞藻的华丽都落到了实处——这座体验中心,不仅让你惊叹于晋城的辉煌过往,更邀请你,共同执笔,书写它的下一个传奇。
当我最终走出体验中心,回望这座现代的建筑体,夕阳为其镀上了一层金边。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场馆,而像一个巨大的 文化芯片,储存着这片土地从远古走来的所有记忆与荣光,并且,正以无比华丽的姿态,向每一个到访者,运行着一个关于晋城的、无限精彩的程序。(薛策策 作者单位:伯方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