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制度建设” 答好“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0 09:38:26     文章来源:     作者:兰花

     东峰煤矿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深耕“一心党建”特色品牌,以制度建设为支点,持续深化“暖心”为民工作体系,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撬动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切实将职工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公司践行共享理念的“民生答卷”,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建章立制固支点

     构建服务新格局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在常态化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东峰煤矿党委深知,唯有筑牢制度根基,打造服务“硬支撑”,方能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为此,党委系统梳理过往经验,优化现有工作机制,构建起“发现—响应—解决—延伸”的全链条工作体系,确保职工需求被精准捕捉、高效响应,让服务从“零散式”走向“系统化”。

     聚焦职工思想波动与实际诉求,多举措精准发力。借助安全生产“学评谈”,对“三违”人员开展精准安全帮教,从思想根源筑牢安全防线;运用思想政治五·五工作法,实时把握职工思想动态与生活需求;常态化开展职工家访,实现“一季度一覆盖”,并创新“登门入户”方式,深入职工家庭倾听心声、化解心结。同时,完善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将“初心闪亮”实践活动与党员积分制管理深入融合,激发党员践行宗旨主动性;探索建立领导班子常态化联系群众机制,明确要求班子成员每季度解决2条实际问题;“办实事直通车”始终畅通诉求渠道。各项制度协同发力,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筑牢坚实制度根基,让暖心服务从“一时暖”走向“长久安”。

     精准发力破难题

     民生实事见实效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东峰煤矿,职工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党委的心头大事。东峰煤矿党委号召党员干部走进职工群众身边,充当党组织与职工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当好职工的“话务员”“勤务员”和“事务员”。

     当“制度蓝图”转化为“实践画卷”,东峰煤矿的各级党员干部如春风化雨般将关怀渗透到矿区的每个角落——停车场里,职工小王的小车打不着火,第四党支部书记立即折返拿来搭电线,“我专门备了一套工具,这事包我身上!”;职工宿舍中,小李因窗纱破损被蚊虫困扰,向党支部申请帮助后,次日党员志愿者便上门更换。工作面,一线队职工偶然向跟班领导提起想申请就近安装饮水机,经过研判,第四日崭新饮水机便送达井下一线。

     这些暖心场景的背后,是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的生动实践。班子成员们走出办公室,在下井跟班时与职工并肩而行,包队督导时倾听一线心声,将“便民雨伞”“保温饭盒”“井下雨衣”等28项细节需求装进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党员贴近群众身旁,依托“初心闪亮”先锋实践活动,亮身份、作表率,积极认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3项,目前解决163项。“办实事直通车”的台账上,增设仪容镜、提供血糖检测仪、加装运动器材等21项民生需求被逐一勾选,每一件“小事”都凝聚着对职工的深情,如同春日的种子,在制度沃土中生根发芽。

     赠人玫瑰传温情

     服务半径再延伸

     “立己达人,兼济天下。”东峰煤矿的服务触角不仅扎根矿区,更主动延伸至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责任。在北岩社区、高平市康乐社区,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齐心协力,不间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反诈宣传、文明宣讲、安全隐患大排查等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踊跃采购帮扶村的黑小米、黑糯玉米等农产品,职工一句“谁家的都不如自家的,咱村种的就是好”,饱含着全矿上下对帮扶村的深情与支持,彰显出对帮扶行动的热忱;在各自居住地,大家自发加入便民服务队(组),常态化开展社区游乐设施维修、小型家电修理、便民食堂帮厨、下水管道疏通、老年手机教学等志愿服务,把矿区培育的“暖心”文化播撒在各自社区的每个角落。

     东峰煤矿党委通过健全制度机制、深化服务实践、拓展服务领域,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常态长效开展,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下一步,东峰煤矿将坚持制度先行,一如既往做好“融入”“推动”两篇大文章,持续深化“为群众办实事”质效,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让温暖与担当持续传递,激励全体东峰人以实干实绩推动东峰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