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师 夺充填之誓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7 09:23:09     文章来源:     作者:兰花

     在煤炭行业向绿色、智能转型的时代浪潮中,唐安煤矿勇立潮头,全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在这场意义非凡的转型征程里,唐安煤矿准备二队脱颖而出,这支以青春力量为核心的队伍,肩负起充填开采的开创性使命,他们以青春为底色,以创新为引擎,以实干为舟楫,在充填开采的攻坚战场上,书写了一部“变废为宝、点煤成金”的壮丽篇章。

     青春之师:

     精准施策实战淬炼铸尖兵

     准备二队是名副其实的“青春之师”,全队人数不足百人,28岁以下占46.7%,40岁以下高达87.8%。短短五年,如何实现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蜕变?

     答案在“练”与“战”。面对技能传承与提升的难题,准备二队精准施策。在技能培养方面,通过“引智强技”,借调综放队技术骨干现场指导,结合“老带新”传帮带模式,快速提升青工技能;在决策支持上,采取“借脑决策”,邀请管理人员参与技术决策,为复杂施工提供智计支持;在激励机制层面,将工分向技术创新倾斜,推行“日报机制”督促学习,以奖金和晋升树立标杆;此外,强化思想教育工作,使团队成员凝心聚力,形成“上下同欲”的强大合力。

     真正的成长勋章,刻在一次次的攻坚克难中。3311工作面初遇老顶冒落、煤壁片帮束手无策,是他们成长的阵痛起点;3303工作面构造区,用风镐、洋镐硬生生刨出搬家战壕,依靠板梁、液压柱、π型梁等原始工艺撑起撤架通道的刚毅坚韧;3310皮带顺槽,用一锹一桶的接力疏通“肠梗阻”后的由衷喜悦;3310工作面首次回采中更换多台大型设备任务时的从容不迫;3307空巷与构造叠加区,他们用智慧、韧劲、钢铁意志,在乌金煤海绘就的那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感人画卷。正如他们所言,“急难险重就是最好的练兵场。”一条条机制是成长的阶梯,一项项重任是淬火的熔炉,正是在这实战熔炉的淬炼下,“毛头小伙”锤炼成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煤海尖兵”。

     转型之时:

     勇擎使命决胜充填绘新篇

     准备二队的组建,承载着唐安煤矿绿色发展的核心使命——晋城市绿色开采(充填开采)试点项目。矿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积极响应山西省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号召,全力推进充填开采项目。该项目意义深远:一方面,能够释放被地面建筑、高沁高速、曲坪线及村庄压覆的3#煤资源5388.7万吨,有效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另一方面,可彻底解决唐安煤矿年50万吨矸石外排问题,实现矸石井下回填与利用两个100%,为煤矿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实现“点煤成金”的目标。

     然而,项目开局便困难重重。生产任务紧张、采煤技术人才紧缺、采掘接续趋于紧张等问题接踵而至。经过审慎考量,综掘二队(后更名准备二队)勇挑重担,成为充填开采的排头兵。面对全新且复杂的挑战,这支年轻队伍毫不退缩,他们列清单、定方案、明节点,以钉钉子精神,一项项攻克难关,确保项目稳步高效推进。如今,他们正以昂扬的斗志和扎实的行动,在乌金煤海深处践行“绿色充填”的庄严誓言,为唐安煤矿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他们的奋斗足迹,已然成为矿山绿色未来的生动写照。

     充填之誓:

     旌旗传承创新引擎拓效能

     准备二队的血脉中奔涌着进取的基因。曾经的综掘二队,不仅是管理人才的“孵化器”,多位历任队长凭借出色的能力走向矿长、副矿长及分公司核心领导的岗位;更是技术尖兵的“锻造炉”,走出了省级“劳动模范”“三晋技术能手”武虎、“特级技术标兵”连国强等一批杰出代表。如今的准备二队,年轻小伙们将师傅们“扛稳综掘二队这杆老旗”的殷殷嘱托铭记于心,用实际行动再次擎起荣耀的旌旗、续写着新的辉煌:检修王牌郭亚军,25岁执掌检修班皮带组,4年斩获矿技能冠军,那沓“厚过字典”的万字井下笔记,记录着设备运行的千丝万缕,是设备运维“圣经,更成为青年技工的“实战教科书”;“支架兄弟”宋斐衡、连成伟,这两位95后工匠,入职时对支架一无所知,然而在团队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3年后双双加冕“工匠”。青涩脸庞映衬着奖杯光芒,生动诠释了“互促共进,匠心成锋” 的新生代力量,成为队伍中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五年磨剑,充填开采工作面成为检验创新成色的终极战场。准备二队以“小革新解决大问题,微创新撬动高效能”为理念,掀起技术风暴。在设备升级方面,针对实际痛点精准发力。对采煤机摇臂限位、顶板离层仪进行防水润滑改造,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优化充填支架卷网装置,大幅提升铺网效率;采用气动自移锚杆钻机,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强了安全性。在发明创造领域,成果丰硕。气动抽淤泥装置、气动錾子的发明,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人力;螺栓修复装置提升了报废件的复用率;单体柱放液防护罩消除了喷溅隐患;自制水处理系统、专用清堵工具,不仅节省资金,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工艺革新层面,成功攻克诸多难关。3303撤架通道采用“先支后割”工艺有效控制冒顶;首次运用酚醛发泡注浆技术快速处理架前冒顶问题;隔离末期通风技改保障了作业安全;顶板防漏浆工艺有效减少膏体流失。此外,通过提升现场标准,为工作筑牢支撑。单轨吊电缆固定新模式、旧电缆槽改造水沟、巷道拓印式硬化等举措,全面拔高工作面现场管理标准。

     五年间,这支青春之师交出硬核答卷:26项技术革新、6类行业首创工艺,打造充填开采“唐安样板”。从老师傅“传帮带”到青工“笔记沉淀”,再到团队“分享制度”,技术火种生生不息;从攻坚“束手无策”到创新“百花齐放”,难点痛点化为增效点。当充填工作面试运成功,当膏体凝固成生态屏障,这支以“传承基因”铸魂、用“创新算法”破局的队伍,正用青春脊梁在煤海深处兑现绿色誓言。(吴凯杰 李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