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劲争“气”攀高峰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7 09:24:59     文章来源:     作者:兰花

     六月的濩泽山南麓,晨雾缭绕中,煤层气公司生产现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日产量强势突破百万方关口,再创历史新高。这一突破性成果,既是从首季“开门红”到盛夏“百万方冲刺”接续攻坚的硬核成果,更标志着其以管理变革为引擎、以系统破局重塑发展格局之路迈出的关键一步。

     筑牢防线,从“底线思维”到“系统管控”

     始终坚持以“12346”安全管理模式,统筹“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为冲刺任务提供坚实保障。在风险管控上,聚焦安全风险“四量”(风险总量、有效管控风险数量、暂时无法有效管控风险数量、失管失控风险数量),补充完善分级管控量化清单并实现量化考核,上半年累计查找并整改风险隐患300余条,重点强化对隐蔽工程、偏远井场、特种设备集中区等区域的监督,消除监管盲区。在防范机制上,各生产科队结合工艺特点制定专项预案,开展跨科队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紧盯春季森林防火、雨季防汛、夏季高温等关键时段,加密重点设备巡检频次,完成排采机组电源摸排、增压机组滤网清洗等维保工作,补足应急物资储备,筑牢全周期安全防线。

     三量管控,从“单点作战”到“协同攻坚”

     打破“唯单井论产”的传统思维,以“三量管控”(新井提产、老井稳产、减少异常)为核心,推动产能提升从“单兵作战”迈向“协同攻坚”。

     新井攻坚激活“源头活水”。结合储层特点实施多级压裂、射孔扩隙等作业,有效缩短气井排采降压期,目前已有3口井经技改后投运产气,其中1口完成并网;同时,对LH8-P07-L7和LH8-P07-L10两套排采设备采用“双轨并行”模式,实现泵组优化互换,两口井日产量累计达1.5万方,实现大幅提升。

     老井挖潜筑牢“压舱石”。面对老井气量衰减,梳理排采井历史数据,绘制单井全生命周期折线图,建立“健康档案”,发现设备及运行问题900余条,为定制修井计划、推广氮气泡沫解堵等前沿技术提供支撑。针对井间压差导致外输能力下降,技术人员科学调配,跨区域安装5台井口增压机,使井间外输压力平均下降约20Kpa。如今,郑庄南合作区日产量稳定在43万方,大宁区块累计产量较同期增加67万方。

     异常管控拧紧“安全阀”。强化设备检维修、管网压力波动等对产能影响的管理,通过提前报备机制,上半年突发异常处置放空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3.48万立方米;同时,加大对未报备突发性检修的考核力度,构建“预测—处置—优化”管理闭环,提升设备平稳运行效率。

    

     精益对标,从“被动控本”到“主动创效”

     大力践行“比较管理法”,牢固树立“以人本控成本 以效能促效益”的效益观,创新“三维对标矩阵”,构建“目标-对标-执行-评价”精益管理闭环,推动成本管控迈向体系化。降本增效成果落地见效。排采水处理通过“源头把控、深度净化、循环利用”三步走策略,自主拉运井场排采水并采用清水回用方案,成本大幅降低,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智能化升级同步发力。补充重要井场、增压区的远程监控设备,铺设5G备用网络,提升远程监控稳定性;超融合服务器实现工控系统及生产数据本地化存储,有效健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机制,依托完善的数据体系,实现现场动态监控、任务下达等全流程高效协同,以智能保障匹配生产需求。

     重担不惧登高处,壮志凌云逐梦飞。从新井的“一井一策”精准开发,到老井的“一井一档”精细维护;从生产需求导向的智能化深度转型,到以“风险四量”为核心的安全精准防控,本质上是系统思维的科学实践与管理颗粒度精细化跃升的胜利。站在新起点上,扎根濩泽的煤层气人正以智慧和科技深耕黑色煤层,在日产百万方的基础上,全面复盘,查短板、补弱项,持续开展现有区块提产稳产工作。   (李晋龙  刘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