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10点10分,随着综掘机截割头与煤壁碰撞出清脆的金属声,20108胶带顺槽与联络巷实现精准贯通,标志着该工作面正式形成。现场爆发的欢呼声穿透巷道,这不仅是地心深处的一次“握手”,更意味着井下采掘接续取得关键突破,为全年90万吨原煤生产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械破局
掘进按下“快进键”
面对施工初期人员短缺、设备紧张的双重考验,公司果断引入三一重工EBZ-200H型智能化综掘机。该设备搭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自主定位、远程控制与自动纠偏。“就像给掘进机装上了大脑和眼睛”,综掘机司机王师傅形象比喻。实际数据显示,该设备使掘进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将安全隐患降低70%,劳动强度显著减轻,成为“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的典范。
同期投入使用的MPCQL-8D型矿用履带式平板车,则以创新技术解决了支护材料运输痛点。这款零排放“钢铁骆驼”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不仅能适应复杂巷道环境,还能最大载重8吨钢梁轻松爬上16度陡坡,其运输效率相比传统方式提升了45%,同时减少物料搬运时间和劳动力成本,实现降本增效与安全作业的双赢。
一巷多用
空间质量“双并重”
技术部门设计的“一巷多用”方案通过空间高效利用,将20108胶带顺槽联络巷向北延伸10米,使其同时承担20108和20107两个工作面的原煤运输任务,成功构建出服务双工作面的“共享走廊”。该方案不仅增加了20108工作面的可采储量,还减少了后期20107工作面胶带顺槽的掘进工程量,累计节约工期约100天,节约资金170余万元。此外,在质量管控方面,构建“班组自检-科室抽检-专项验收”三级体系,严格控制截割成型误差在±200mm以内、锚杆安装外露长度不大于50mm、网片铺设搭接长度不少于100mm等关键指标,通过分层次质量把控,推动巷道施工实现“一米成型一米”的目标,有效减少返工和无效作业,切实保障掘进作业质量。
从智能装备的轰鸣到技术人员的严谨操作,从运输车辆的履痕到井下巷道的灯光,这场贯通战役凝聚着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智慧与汗水。我们不仅打通了一条物理巷道,更创造了可复制的“沁裕经验”——在巷道快速掘进与旧巷维护方面形成标准化模式。下一步,公司将以此次贯通为新起点,继续发扬“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全力保障井下生产接续,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刘 锋 杨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