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浪潮中,东峰煤矿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智能化建设贯穿安全生产全链条,以精细化管理破解成本与质量难题,用暖心举措守护职工健康,走出了一条传统煤矿的现代化升级之路。
智能赋能:
打造矿山“智慧大脑”,
重构安全生产新生态
东峰煤矿加速推进智能化变革,形成了覆盖“采、掘、管、运”的全流程智能体系。在采煤作业面,智能化综采系统实现设备一键启停,配合可视化监控可远程操控采煤机、液压支架等关键设备,开采效率与安全性同步跃升;掘进环节中,智能化综掘系统凭借全自动截割技术,大幅降低人工操作强度与安全风险。
而串联起所有环节的核心,是矿井的“智慧大脑”——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该平台打破井上井下信息壁垒,实现“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联动,让矿山运行数据实时流转、高效协同。在此基础上,JY-CPDS智能水害防治管理系统以图形化呈现掘进数据,精准划定探水作业范围;主煤流运输系统引入AI智能识别,实时监测煤量与人员操作,杜绝违规风险;辅助运输系统依托精准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单轨吊智能调度,全矿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精细管理:
算好“成本账”与“质量账”,激活效益提升新动能
面对煤炭市场波动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考验,东峰煤矿以“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为指引,构建起“预算引领、对标挖潜、技术驱动、全员参与”的立体化成本管控体系。在预算管理上,矿井打造“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考核”的全周期闭环,将预算指标分解至12个专业领域,形成“矿—科室—基层队—班组”四级责任网络,通过“成本压降与薪酬挂钩”机制,让“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岗位创效益”成为常态。
煤质是煤矿的“生命线”,东峰煤矿从源头到检测构建全流程质控体系。设计阶段采用盘区式布局,优先规划煤巷施工,从源头减少矸石混入;生产过程中,综放工作面严控采高、加强支架检修,掘进工作面强化顶板支护,大幅降低原煤含矸率;同时通过优化排水系统、调控喷雾水量、监管煤体注水等措施,全过程管控原煤水分,提升煤炭热值。在检测环节,矿井严格执行样品采集、核心指标检测、数据复核归档流程,为煤质追溯留存完整数据,筑牢煤质根基。
人文关怀:
守护职工“健康线”,
凝聚企业发展向心力
深知煤矿井下作业的特殊性,东峰煤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将职工健康关怀落到实处。为应对突发健康状况,矿井为全体职工配备装有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的“宝葫芦”钥匙扣,方便随身携带;同时贴心普及药品用法、禁忌与注意事项,让“宝葫芦”成为职工的“平安符”,速效救心丸化作守护健康的“定心丸”。无论是井下一线还是地面岗位,这份关怀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温度,为矿井发展凝聚起强大向心力。
此外,东峰煤矿始终把职工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从峰馨园公寓楼装修、职工澡堂更衣室改造,到矿区西门停车场升级、安装新能源车充电桩,再到为职工定制井下保温餐包、推出减脂餐等,每一项实事都见证着职工幸福指数的攀升。
从以“智”破局重塑生产流程,到以“精”管理深挖效益潜力,再到以“暖”聚力筑牢人文根基,东峰煤矿不仅实现了传统煤矿的现代化蝶变,更构建起“安全、高效、优质、暖心”的发展新格局。(魏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