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集团纪委第三片区纪检协作组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通过“调研精准化、谈话差异化、管理台账化”三项核心举措,持续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推动监督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升监督质效。
坚持调研精准化,以深度摸排掌握实情
将深入调研作为精准监督的前提,创新采用“主题式、沉浸式、诊断式”调研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月度主题”调研机制,每月动态确定一个监督主题,量身定制调研方案,确保每次调研目标明确、焦点集中。同时组织力量直插基层一线开展“沉浸式”调研,通过“实地查看、个别交流、集体座谈”三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党风廉政建设、生产经营、政治生态、干部履职等情况对机械制造公司开展深度调研,并进行“诊断式”意见征集,共收集风险防控、作风改进、“纪检+监督”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0条,为后续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
坚持谈话差异化,以分层分类传导压力
将廉政谈话作为抓早抓小的关键抓手,系统构建“全覆盖、重点化、个性化”的谈话体系。实施“分层分类”集体廉政谈话,针对中层干部、新提拔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这三类不同对象,分批次开展集体廉政谈话2次,谈话内容侧重点各异,实现监督关口前移。运用“履责建议书”进行书面约谈,强化对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依据其履职和廉洁情况,及时下发履责建议书,以正式文书形式点明问题、提出要求,压实“一岗双责”,共约谈班子成员7人。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约谈,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个人廉洁自律、岗位廉政风险等三方面,对各部门负责人“一对一”约谈19人次,谈话坚持“直面问题、指出不足、提出要求”三步法,杜绝走过场,有效传导监督压力,督促精准履职。
坚持管理台账化,以数据基础赋能监督
将风险防控作为固本培元的基础工作,全面推行“清单化、档案化、动态化”管理模式。建立“廉政风险清单”,对部门岗位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共排查廉政风险点131个,并形成风险清单,为后续靶向监督提供了清晰指引。建立“两类监督对象台账”,即《监察对象台账》《非监察对象党员台账》,彻底厘清监督范围,确保了监督工作底数清、无死角、全覆盖。推行“一人一档”动态廉洁档案,严格落实“应建必建”要求,为领导干部和监察对象建立动态廉洁档案,督促片区各单位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及时上报更新信息,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极大提升了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