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问题表现及答疑——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方面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 00:00:00     文章来源:     作者:中国方正出版社

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方面

一、行为表现

1.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具体表现:操办婚丧喜庆活动时,追求奢华排场,如拆分举办多场豪华婚宴,租用大量豪车组成车队招摇过市,使用高档场地并布置得极为奢靡,丧葬仪式中搭建大型豪华灵棚、使用违反公序良俗丧葬用品等。例如,某党员领导干部为儿子举办婚礼,在市中心顶级酒店连摆三天宴席,每天几十桌,宴席菜品皆是高档食材,婚礼现场布置仿照豪华舞台秀,租用数十辆豪车组成迎亲车队穿城而过。

危害: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带坏社会风气,使奢靡之风蔓延,同时破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让人们过度关注形式而忽略婚丧喜庆本身的意义。

2.借机敛财,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高额礼金

具体表现:在操办婚丧喜庆活动时,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发送邀请,收受远超正常人情往来的高额礼金。例如,某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操办母亲葬礼,告知辖区内多家企业负责人,这些企业为在税务事项上获得关照,纷纷送上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礼金,该工作人员一律接受。

危害:违反廉洁纪律,破坏正常政商关系和社会公平。管理和服务对象因利益考量被迫送礼,可能导致后续监管中获得不正当便利,损害其他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党员干部队伍形象和公信力。

3.只收礼不设账台、不办酒席

具体表现:表面不举办大规模酒席,通过口头通知或小范围传播,私下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下属等人礼金,不设公开账台。例如,某党员干部母亲去世,未举办葬礼仪式和酒席,私下告知业务关联方和下属,收受礼金,借丧事敛财。

危害:行为隐蔽,逃避公众监督,违反廉洁纪律。损害党员干部形象,破坏正常社会风气和廉洁氛围,侵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

4.超范围操办

具体表现:除直系亲属婚丧事宜外,违规操办非直系亲属的,如侄子侄女结婚、外甥女满月、乔迁、生日等喜庆活动,且规模较大、邀请人员广泛。例如,某单位党员干部频繁操办家族中非直系亲属的各类喜庆宴席,每次都邀请单位同事、下属及管理和服务对象参加,借机收受礼金。

危害:违反相关规定,引发不必要的人情往来和攀比之风,加重群众人情负担,可能掩盖借机敛财目的,破坏党员干部队伍廉洁形象,扰乱社会生活和工作秩序。

5.利用职务影响力操办

具体表现:通过向相关单位或个人打招呼、施加影响,为婚丧事宜谋取特殊待遇。例如,某交通部门领导操办母亲葬礼,要求下属单位安排人员维持葬礼现场周边交通秩序,向殡仪馆工作人员打招呼,优先使用高档悼念厅等。

危害:滥用职权,破坏社会公平原则,引发公众对权力滥用的不满和质疑,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6.分批次、多地点化整为零操办

具体表现:为规避对操办规模的限制,将原本集中举办的婚丧喜庆活动,拆分成多个批次、在不同地点分别进行。例如,某领导干部儿子结婚,按规定宴请规模不得超过一定桌数,便在市区三家不同酒店分三天设宴,每次邀请不同宾客,还在老家农村再办一场宴席,扩大宴请范围。

危害:公然规避相关规定,破坏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加监督难度,使违规行为易逃脱监管,助长奢靡之风蔓延,破坏社会风气。

7.操办过程中违规收受贵重礼品

具体表现:在婚丧喜庆活动中,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或其他利益关联方赠送的贵重礼品,如高档珠宝、名贵字画、限量版奢侈品等。例如,某项目审批部门工作人员操办父亲葬礼,一家急于通过项目审批的企业送上一幅价值不菲的名人字画,该工作人员明知违规仍接受。

危害:违规违纪,极易滋生腐败。党员干部收受贵重礼品后,可能在工作中为送礼者提供便利,破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公共资源分配秩序,损害党和政府的廉洁形象和公信力。

8.操办过程中违规接受企业赞助

具体表现:主动寻求或接受企业的资金、物资等赞助来操办婚丧喜庆活动。例如,某招商部门工作人员操办婚礼时,向多家曾有招商合作意向的企业发出赞助请求,企业为在招商项目中获优势,有的提供豪车用于婚礼车队,有的赞助婚礼场地布置费用。

危害:典型的权钱交易行为,违反廉洁纪律。党员干部利用职务影响力为个人私事获取企业赞助,可能在后续工作中为赞助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损害公共利益,侵蚀党和政府廉洁形象和公信力。

9.操办过程中使用公车等公共资源

具体表现:利用职务之便,在操办婚丧事宜过程中,违规调用单位公车用于接送宾客、运输物品,甚至安排单位工作人员参与筹备和服务。例如,某乡镇干部操办父亲葬礼,安排镇政府多辆公车组成丧葬车队,还安排镇政府工作人员负责葬礼的各项事务,如布置灵堂、接待宾客等。

危害:浪费公共资源,增加行政成本,违反公车使用管理规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侵蚀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信任基础。

10.操办过程中宣扬迷信

具体表现:作为党员干部,在操办婚丧事宜时,大搞迷信活动。例如,某领导干部在操办婚礼时,请所谓“风水大师”进行一系列迷信仪式,并在单位与同事分享,在社交平台发布相关内容。

危害:背离党员干部应有的科学信仰和价值观,在群众中产生不良示范效应,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党员干部形象。

11.变换主体操办

具体表现:党员干部自己不直接出面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让亲属、朋友等代为操办,自己在背后实际操控,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并收受礼金。例如,某领导干部为给儿子举办豪华婚礼,担心自己出面受关注,让妻子表弟作为名义操办人,自己暗中指挥,邀请众多管理和服务对象参加并收受礼金。

危害:严重违反纪律规定,破坏党风政风。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侵蚀党员干部队伍廉洁性,破坏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二、问题答疑

1.问:我只是办个普通的婚礼,多请了些亲朋好友,这算违规操办吗?

答:判断是否违规操办,不能简单以邀请人数多寡作为衡量标准,关键在于是否逾越当地对宴请规模所设定的上限,或者有无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是否使用公款公物等公家资源操办婚礼,以及是否存在借婚礼之机大肆收受礼金等行为。即便受邀者全是亲朋好友,一旦出现上述情形,同样可能被判定为违规。例如,某地为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明确规定婚宴宴请桌数不得超过30桌。若在操办婚礼时,未经提前向组织报备并阐明合理原因,实际宴请桌数却超出了这一标准,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违规操办。另外,若婚礼现场布置奢华,菜品极为高档,整体呈现出铺张浪费的态势,即便邀请人数未超标准,也不符合廉洁自律的相关要求,也可能被认定为违规。

2.问:儿子结婚,下属某单位公车顺路可以接一下远道而来的亲属吗?

答:公车的使用有着明确且严格的限定,仅适用于公务活动,严禁在婚丧喜庆等私人事务中被挪用。使用公车接送亲属,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加重单位运营成本,还违反公车使用管理规定,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即便顺路,但群众会误以为公车私用,会让群众质疑党员干部的廉洁性和职业操守。若确实存在接送亲属的需求,应当通过合法合规的私人交通方式妥善解决。比如,可以租赁正规的客运车辆,或者请亲属自驾前来,以确保不触碰纪律红线。

3.问:我提前向组织报备了婚丧事宜,但是实际操办时稍微超出了报备的规模,这算违规吗?

答:向组织报备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受组织监督,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报备内容进行操办。若实际操办规模、邀请人员范围等超出报备内容,可能会违反组织纪律。即便超出幅度不大,也应提前向组织说明情况并获得许可,否则就可能构成违规违纪。比如,你报备婚礼邀请人数为100人,实际邀请了120人,即便增加的20人都是亲属,但由于事先未向组织说明人数变动情况,依然需要向组织报告。即:对因不可预知的因素,导致设宴桌数、宴请人数等超出报告备案内容,事后及时作出补充报告,且不存在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造成不良影响等情形的,可视情运用谈话提醒等第一种形态予以处理。组织要求报备,就是为了全面掌握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情况,确保其行为符合规定,维护队伍的良好形象。若随意超出报备规模,会让报备制度形同虚设,影响制度的刚性和公信力。

4.问:我在操办丧事时,请了一些民间乐队来表演,这算宣扬迷信吗?

答:是否算宣扬迷信,关键在于乐队表演的具体内容。若乐队演奏的是符合社会价值观的内容,如舒缓庄重、寄托哀思的音乐,不属于宣扬迷信。但要是表演中包含跳大神、驱邪仪式这类迷信色彩浓重的节目,就背离了科学信仰和价值观。在一些地方传统丧葬习俗中,可能存在这类带有迷信元素的表演,党员干部应正确引导,摒弃此类行为,而不是参与或组织。例如,在某干部母亲的葬礼上,民间乐队表演了跳大神的节目,吸引众多群众围观,该干部因参与此类迷信活动,受到组织的严肃批评教育,其行为也在当地群众中引发对党员干部形象的负面议论,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5.问: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些婚礼现场的照片,包括收到的部分礼金,这会有问题吗?

答:有可能存在问题。如果通过社交媒体炫耀婚丧喜庆活动,并且场面奢华,还收受了礼金,即便礼金来源合法,这种做法也极易引发公众对党员干部的负面评价,严重损害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同时,这种炫耀行为易诱发他人的攀比心理,恶化社会风气。即便在朋友圈设置了仅部分好友可见,但信息传播具有不可控性,一旦被广泛传播,就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某基层党员干部在朋友圈发布婚礼现场大量现金红包堆积如山的照片,并配文炫耀收到的礼金数额,该朋友圈内容被截图转发至网络,引发舆论热议,造成不良影响。党员干部应时刻注意自身言行,避免在公开场合展示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全力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政府公信力。

6.问:我打算办一场生日宴,邀请一些同学和朋友,其中有个别同学在我管辖范围内工作,这算违规操办吗?

答:如果生日宴规模适度,且没有以生日宴为名大肆收受礼金,仅仅是正常的同学聚会性质,即便有个别同学在你管辖范围内工作,一般不算违规。但如果在操办过程中,有向这些同学收受礼金,或者生日宴场面过于铺张,且有利用公职身份扩大影响力的嫌疑,那就可能构成违规。例如,在生日宴上收受同学礼金,或者借生日宴与管辖范围内的同学洽谈工作上的关照事宜,都属于违规行为。党员干部在举办此类活动时,务必把握好分寸,避免将正常社交活动与职务行为混淆,确保自身行为符合纪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