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上的蓝丝带
发布时间: 2025年06月26 10:30:09     文章来源:     作者:兰花

     早上风有点凉,吹在脸上挺舒服。今天又是“6月16日安全生产咨询日”了。通知说八点半集合,可刚到八点,办公楼前的广场上人就渐渐多起来了。大家好像约好了似的,都提前到了。说实话,公司里会议活动不少,但像这样让人自发乐意来的,真不多见。旁边两位同事小声聊着:“听说今年不一样,有现场实操,还有新节目呢!”那话里话外,透着股实实在在的好奇和期待。这气氛,让这原本有点“例行公事”味道的活动,还没开始就有点不一样了。

     活动宣讲挺新鲜,不是干巴巴地念稿子,而是演了一出情景剧。讲的是师徒俩的故事。徒弟脑子活,爱玩;师傅稳重,责任心强。一番“较量”,还是师傅更胜一筹。师傅一点一点数落徒弟身上的毛病:“行为隐患”“环境隐患”“情绪隐患”“思想隐患”“身体隐患”——这几个词像小锤子,一下下敲在我心上。以前我总觉得,隐患嘛,就是车间里轰隆响的机器边上,或者高高的脚手架上。哪知道,它其实就在身边,就在平时容易忽略的地方,一次随随便便的操作,一条没清理干净的通道,心里憋着股闷气,干活时冒出“差不多得了”的念头,甚至身体累了还硬撑着……剧里那个“小王”马虎的样子,看着看着,我好像看到了自己—那些图省事、敷衍的瞬间,不就是在拿自己的安全不当回事吗?

     “我的安全我负责,你的安全我有责。” 这句口号,以前觉得就是句标语。可剧里老师傅的一个举动,让它变得沉甸甸的。他看到“老张”趴那儿不动,凭着经验和细心,一眼就看出不对劲,像是要“心梗”!他果断出手,硬是把人从危险边上拉了回来。这故事不长,却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我。原来守护生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就藏在日常里:一次认真的检查,一句及时的提醒。危险离我们并不远,它就躲在我们觉得“没事儿”“习惯了”的疏忽里,一旦运气不好,就可能露头。老师傅那一眼,看穿的是表象,抓住的是性命。安全这担子,常常就系在我们自己这根弦上—这根弦绷紧了,就是觉察和担当。

     活动的高潮,是系蓝丝带。一条条亮眼的蓝丝带,被郑重地系在每个人的手腕上。“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几个字印在蓝丝带上,在晨光里特别清晰。当那丝带轻轻绕上我手腕的瞬间,心里忽然沉了一下。这轻飘飘的一条带子,一下子变得有分量了。它像一句无声的提醒:安全这责任,不仅是工作,更是对生命的承诺,对自己,也对身边人。

     活动结束,大家慢慢散去。手腕上的蓝丝带在阳光下一跳一跳的,像一颗颗小心脏在提醒着。往回走的路上,剧里那句话老在耳边响:“你以为危险很远?其实隐患就在身边,你的一个留心,就能避免一场悲剧。” 这条蓝丝带,不再只是系在手腕上,它好像在心里系了个结。安全这两个字,不再是墙上冷冰冰的标语,也不只是嘴上喊的口号。它变成了什么呢?是看到同事脸色不好时,多问一句“你没事吧?”;是填隐患排查表时,一笔一划写得认认真真;是每一个平常日子里,对活着的这点念想和小心。

     写这篇文章时,手腕上这抹蓝色还在。它提醒我,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它就融在每天的生活里。下次再出发,愿这蓝色像面小旗,陪着每个人,高高兴兴地出门,平平安安地回来——说到底,这世上最踏实的事,不就是看着熟悉的人都好好的吗?   (贺梦超 作者单位:玉溪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