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烽烟里 忠魂照汗青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0 09:30:31     文章来源:     作者:兰花

     1937年7月7日,正值小暑节气,北平城郊溽湿闷热的暑气浓稠得化不开,永定河面泛起幽蓝的粼光,卢沟桥挤满惊惶奔跑的人影,桥栏上沉睡的石狮子被日寇寻衅的枪声瞬间惊醒。

     小暑的酷热与战火交织,宛平城内外硝烟弥漫。日军凭借先进的武器,向中国守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驻守卢沟桥的第29军官兵奋起还击,打响了全民抗日的第一枪。

     七七事变如一声惊雷,震撼了中华大地,陡然升腾起凶焰万丈的烽火,将北方盛夏之夜浸染得通红刺目。中共中央迅速发出通电,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这通电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黑暗中徘徊的人们。国民党政府也发表声明,表示“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一时间,全民族抗日救亡的浪潮席卷全国。

     战斗异常惨烈,中国守军虽装备落后,但他们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和视死如归的精神,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手持大刀,喊杀声震天动地,这场战斗中,一个连的守军最后仅四人生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随后,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会战,无数爱国将士浴血奋战,抵御日军的进攻,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深入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给日本侵略者以越来越沉重的打击。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青史如桥,忠魂是墩。桥下流水汤汤,流去的是时光,沉淀的是精神;桥上暑热蒸腾,蒸发的是浊气,凝结的是力量。七七烽火虽已远去,但万万忠魂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欲让烽烟莫再起,须将剑戟常磨砺。因此,在新时代,任何领域我们都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小暑的物候年年轮回,却在1937年刻下了永不愈合的节气伤疤,卢沟桥的石狮见证着双重时间:自然节气的斗转星移与历史时间的永恒定格。当我们用空调驱暑意时,不该忘记那个酷热的夏天,防空洞里孩子们面对炮火的恐惧;当我们吃冷饮降体温时,不该忘记那个酷热的夏天,城墙上士兵渴望胜利的誓守;当我们……

     如今,又逢小暑日,当朝霞初照卢沟桥时,显现出节气的曙光,意境中,让人觉得更像是历史的血光,这种特殊的时空邂逅,仿佛告诉我们,自然的时序可以用钟表计量,而某段历史的印记,需要用整个民族的记忆去感知——在每个蝉鸣聒噪的小暑日,那场发生在节气里的战争,都该被重新唤醒——和平的土地,永远需要守护者最灼热的鲜血去浇灌。(王同贤 作者单位:伯方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