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小分队的“清淤大作战”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31 09:40:20     文章来源:     作者:兰花

     密集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玻璃窗上,奏出了一曲“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和弦。

     煤层气南上办公区背后那片土丘上,雨水裹着黄澄澄的泥沙,顺着坡势滚滚而下,全灌进了办公楼墙根下的排水沟——那条平时流水潺潺的小“护城河”,此刻却像被人扼住了喉咙,三十米长的淤堵带横在中间,黑黢黢的淤泥堆得快漫到地面,活脱脱给整个排水系统套上了副沉重的枷锁。

     “再这么堵,明天一早办公楼就得进水!”维修队的老李蹲在沟边,用木棍戳了戳那硬邦邦的泥块,眉头拧成个疙瘩。“污水处理池也要悬啊,那池子就在沟下游,真漫过去,大家吃水就成问题了,搞不好月底的环境卫生考核都得亮红灯!”

     后勤保障队立即往现场赶。

     “别等了,现在就清淤!”大家干活的号子声都压过了雨声,纷纷握好铁锹,“噌”地一下插进淤泥里。

     铁锹没入半尺深,带出的泥块沉甸甸的,足有好几斤重,黏稠的泥浆顺着锹刃往下淌,“啪嗒”掉在大家的裤腿上,洇出片深褐色的印记。

     老张是队里的老大哥,快五十岁的人了,动作却不含糊,扛着铁桶大步流星:“得嘞!保证不比你们干得慢!” 逗得大伙儿一阵笑,雨声里都掺了几分暖意。

     正午时分,雨倒歇了,太阳像憋足了劲儿似的钻出来,毒辣辣地烤着地面。淤泥里的腥气混着潮湿的热气往上冒,熏得人头晕。

     小王抡着铁镐刨了没几下,额头上的汗就顺着脸颊往下淌,砸在泥地上洇出一个个小小的湿痕。他抬手用袖子一抹脸,结果把额角的泥蹭到了颧骨上,活像只花脸猫。

     “哟,小王这是刚从戏班子下来?”负责清运淤泥的老李推着独轮车经过,见他这模样,笑得直不起腰。小王低头瞅了瞅车斗里的泥,回嘴道:“李哥您也好不到哪去,脖子上那泥印子,跟戴了条花领带似的!”两人拌着嘴,手里的活却没停,铁镐撞击泥块的闷响、铁锹铲泥的摩擦声、独轮车轱辘的转动声,在空地上织成了片热闹的交响。

      小王拧瓶盖的手都在抖,虎口被铁锹把磨出了道红印。他猛灌了两口凉水,指着沟里渐渐显露的水泥底:“看,快清到一半了!”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截露出的沟底泛着潮湿的青灰色,像条喘了口气的龙。

     “再加把劲。”张队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掌心的泥蹭在对方胳膊上,“清完咱还得给它搭个防护网。”

     最后一铁锹淤泥甩上手推车时,日头已经西斜。大家瘫坐在沟边的草地上,看着那条重新露出真容的排水沟,都露出了笑意。

     张队没歇着,他踩着没脚踝的泥地来回踱了两趟,忽然指着散落在地上的几十根软管:“这些家伙也得归置归置。”

     那些银色的软管被泥水浸泡得沉甸甸的,有的还缠在一起打了死结。张队蹲下身,手指在软管间灵活地穿梭:"这玩意儿得顺着纹路理,跟解绳子扣一个道理。" 他边说边示范,把缠成一团的软管慢慢抻直,小王和几个年轻队员跟着学,不一会儿就把软管码得整整齐齐,像饭店后厨码好的筷子,根根分明。

     等把活儿干完,天边已经染上了橘红色的晚霞。那条排水沟总算能顺畅喘气了,清水顺着沟道哗哗地流着,冲过水泥底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在唱歌。队员们站在沟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忍不住笑了——老李的安全帽上还挂着片烂树叶,张队的工装裤膝盖处磨破了个洞,小王的脸上还留着那道滑稽的泥印子,可每个人眼里都亮闪闪的。

     晚风拂过办公区的屋顶,带着雨后泥土的清新气息。那条畅通的排水沟在暮色里泛着微光。大伙儿躺在床上,终于能听着虫鸣声睡个踏实觉了。(乔忠琴  王正伟 作者单位:煤层气公司